日本海洋堂公仔展自6月29日至9月22日在高雄科學工藝博物館展出,本次展覽是從海洋堂50年來所蘊育出的文
化意涵出發,包括展示海洋堂的沿革並介紹專屬造型師的作品及風格,並展出50年來海洋堂帶給所有大人小孩最
精典最值得回味的公仔和精巧食玩。只是對我這50年代的宅男來說,許多近代的公仔及動漫人物並不瞭解,無法
幫大家詳細解說,就麻煩大家自行欣賞照片。因照片太多,所以就挑了一些照片分三篇分享介紹。
這是1964年以一坪半的規模所創建的海洋堂複製展示區,當初只是一間以販賣塑膠模型為主的模型店。人形立板
就是創辦人宮脇修館長。
這面牆是展示海洋堂自1960年代至2010近代的歷史沿革、業務及公仔模型的發展。
海洋堂創建之初,因宮脇修館長的創新想法,所以聚集了一批愛好模型的年輕人。其中一些人因無法滿足於既存的
商品,因此開始製作自己的作品,甚至複製這些作品給其它店裡的常客。
像這樣製作矽膠原型,再倒入樹脂來複製少量生產組合零件的模型,被稱為GK(Garage kit)模型。一開始雖然是
以分給常客為目的,但後來卻成了海洋堂的獨家商品,並開始GK模型的製造和販賣。
1984年海洋堂終止傳統塑膠模型的販售業務,轉而集中在GK模型的製作及販賣,並隨著造型及複製技術的進步,
不斷推出各式各樣的GK作品。這股累積下來的技術和創作精神,一直沿伸到2010後的近代在中國工廠大量生產的
可動式公仔和食品玩具的開發上。
早年的海洋堂以販售船艦、戰車等塑膠模型玩具為主。
海洋堂早年也製作一些國外影集的翻製模型。
海洋堂早年製作的真空模型。
這是近年的作品七龍珠。
早期的哥吉拉及怪獸們,早年的哥吉拉電影我也有看過哦!
魯邦三世,這是海洋堂將宮崎駿人氣作品用立體模型方式表現。
宮崎駿作品「風之谷」裡跟王蟲奮戰的娜烏西卡,這部動畫我也有看過!
宮崎駿作品魯邦三世系列(死亡之翼信天翁)裡的峰不二子。
在1982~1986年推出的1/350比例的超人力霸王(鹹蛋超人)及怪獸。
1984~1987年推出的1/15假面騎士系列,包含英雄和怪人都陸續推出新作。
1984~1987年推出的特攝英雄系列,這組系列可說是一份特攝英雄圖鑑。
1986~1990推出的北斗神拳系列,這是將原作漫畫中充滿肌肉美的人物,運用模型技術來進行公仔立體化。
神話故事中的風神及雷神,也予以立體公仔化!
大型的假面騎士及鹹蛋超人。
等身大的「北斗神拳」裡的拳四郎,真的非常高大
鹹蛋超人及邪惡的巴爾坦星人。
不同年代,不同款的鹹蛋超人及敵對怪物。
1/8比例的特攝英雄。
電影「小精靈」裡可愛的小精靈及喝水後變身成的邪惡精靈,這電影我也有看過哦!
星際大戰裡的人物,這電影也我有看過!
電影異型、小精靈、開膛手傑森、及13號星期五裡的殺人魔佛萊德,這些電影我也有看過!
50年來日本海洋堂在旗下熱衷於模型製作的專屬造型師,以精緻的手法及對公仔的熱誠創作下,將海洋堂推上了
公仔模型領域中的領導地位,更於1996年與日本當代藝術家村上隆合作「美少女藝術人型企畫」,把玩偶的藝術
價值發展到極致,使得公仔不再只是模型,更成為無價的藝術品!
海洋堂最歷害之處就是培養了一批公仔原型師,許多公司會想找海洋堂合作,就是因海洋堂最強的就是這批公仔原
型師的創作技術,每個人都有其獨特的風格,現就來看這些原型師的作品!
鬼太郎中的人物
這是小時候看的卡通中的無敵鐵金鋼。
日本人很喜歡三國誌的故事,所以電玩或動漫中都可見以三國誌為題材的內容,就連三國誌中的人物也要予以公仔
化。上方照片右方的是劉備,左方的是曹操。
這是Keroro軍曹中的幾位主角。
我王凱牙
北斗神拳中的人物,渾身的肌肉看起來勇猛異常!
2006年後因固定姿勢的公仔已滿足不了公仔玩家的需求,因此海洋堂又開發公仔的關節部位使用轉輪技術,使公
仔可隨心所欲的擺出姿勢。這一類使用輪轉關節的公仔,被稱為「輪轉科技系列」,海洋堂也替它們設了專門展示
區!
「輪轉科技系列」的鋼鐵人
「輪轉科技系列」的怪獸大學
「輪轉科技系列」的胡迪及蜘蛛人,動作看起來是不是更活潑生動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