巢型毛氈苔(D.nidiformis)原產於南非,在台灣自秋天至翌年的春天冷涼的時期,是它主要的成長期,夏天要避免曝曬過多的陽光,以免熱衰竭死亡。只要夏天稍微注意,在其它季節都很好照顧,而且它很容易授粉結子,所以只要照顧得宜,它就能累代繁殖,它在我這已繁殖好幾代了。
原本它應該是在春天開花,沒想到在這個冬天偏暖的日子裡,它竟抽出了花梗。剛抽出的花軸是捲曲狀,然後花軸會慢慢伸展變長,花苞再依序由下往上,每天開出一朵花。
這是它的捕蟲葉的微距照片,它的捕蟲葉上佈滿紅色腺毛,並自腺毛頂端分泌一顆顆晶瑩剔透具有黏性的黏液。
捕蟲葉上的腺毛是會活動的,當捕蟲葉黏到昆蟲時,昆蟲周圍的腺毛會向獵物靠近,並開始分泌消化液將獵物分解吸收,上方照片可見捕蟲葉上的腺毛向獵物集中靠近。巢型毛氈苔就是利用這種腺毛的移動,來增加消化的面積及速度,它捕蟲的方式,是不是很奇妙呢~~
文章標籤
全站熱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