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經盛極一時的鹿港,因為港口興起而誕生了繁華的市街。後來因港口的淤積使整個
小鎮逐漸沒落,但也因此躲過了過度的開發,反而更完整地保留了數百年來的風華。
鹿港是一個深具文化歷史的小鎮,但我一直未能有緣造訪。剛好前幾天社區舉辦鹿港
天后宮及台灣玻璃館一日遊,所以我就報名參加。原本名額已滿,出發前一天正好有
人退出,所以我就遞補上了。只是參加的以老人居多,出發的時間又延誤了40分鐘,
再加上一路上走走停停,到鹿港已10點多,所以只剩1小時20分可參觀,現大家就跟著
我的鏡頭,看這一個多小時我所走過的足跡吧!
鹿港天后宮可說是鹿港香火最鼎盛的廟宇,廟內供奉的是清初施琅奉旨攻台時,由福建
蒲田湄州天后宮請來隨軍渡海的二媽。在施琅完成任務準備班師回福建時,由鹿港豪紳
施世榜率人請求將湄州二媽留下,隨後施世榜又捐地建廟才成就今天鹿港的天后宮。
建廟三百多年的鹿港天后宮因擁有全台獨一無二的湄州媽,所以香火頂盛,分祀香火至
全台更達數百座廟宇。所以也常見這些分祀的宮廟回祖廟進香,進牌樓後的內埕為迎接
各地媽祖廟到祖廟進香的地方,並可提供各進香團的陣頭演出。內埕上方高掛的燈籠,
在陽光照射下,在地面上留下斑駁的殘影,相當的漂亮!
這是三川殿,擁有二側八角門及中間三扇門,又稱五門殿,雖非假日但人潮還是很多。
轉身跨入三川殿就可看見有些斑駁的門神彩繪,山牆上是鹿港書畫名家黃天素畫的李鐵拐。
這是三川殿上華麗的八角藻井,它先用24支斗栱巧妙堆疊四層,後轉為使用16支斗栱,
層層向中心堆疊,集中形成深邃的藻井空間。
位於三川殿與正殿中間的這座平台稱為丹墀,供信眾祭祀參拜之用。香爐前方的是正殿
,供奉的是湄州二媽的神像,歷經數百年的香煙燻燒,讓原本粉面的神像變成了黑臉媽
穿透感十足的門牆廊道,造型十分優美!
媽祖娘娘真的是澤被眾生,就算蜘蛛在簷角結網,祂也不以為意!
這是正殿的後方,在正殿與後殿中有一天龍池,四周有鹿港當代文人的字畫、題字及詩
作,只可惜因腳步匆匆沒仔細看!
這是後殿,下方為太歲殿,上方為凌霄寶殿。
這是太歲殿,為供奉太歲星君的地方。
這是凌宵寶殿,是供奉玉皇大帝及天官、地官、水官等三官大帝的地方。
參拜完鹿港天后宮沿著新祖宮旁的巷子往前走,在路口就可看見這石敢當的石碑。崇敬
鬼神的鹿港先民,都會在巷道的丁字路口設立石敢當,以避邪鎮災。
位在埔頭老街口的這棟建築,是早年鹿港八郊之一的廈郊會館,所謂郊也就是類似現代
的商業同業工會。廈郊主要以廈門、金門、漳州為貿易地區,在八郊的貿易沒落後一度
淪為老人會館,現則規畫為藝文中心。
這是埔頭及瑤林老街古蹟保留區,這兒是鹿港繁華時的船務中心,也是昔日船行所在。
而由這棟建築可看出鹿港店屋的特色,也就是面窄而進身長。一般都是三進式,依序為
店面、神明廳、住家、倉庫 ,各空間中還有天井或樓井,以利採光。
這是春有晴,是用餐的地方,但不開放參觀。
在春有晴旁是彰化茶藝協會。
因為是非假日的上午,許多店家尚未開門營業。
古樸的店面配上紅磚道,激發遊客的思古幽情。
埔頭街和瑤林街,也是鹿港保留當年的店屋最完整的地方。
鹿水草堂是鹿港文史工作者陳仕賢的工作室,店內除提供文史工作者聚會外,也提供導
覽及販售文史書籍。
在埔頭街也有一條君子巷,但這不是鹿港有名的摸乳巷。
這條君子巷最窄的地方只有47公分,還好我過的去
鹿港有三家百年餅舖,分別是玉珍齋、鄭玉珍及鄭興珍。這三家都是創自清末泉州糕點
師傅鄭槌之手,其中名氣最大的玉珍齋是當年筵請鄭槌的東家與鄭槌合創,後因理念不
合,鄭槌離開後又分別創立了鄭興珍與鄭玉珍。
這二鹿文物館也沒開門
這三槐挺秀是王姓人家的住宅,據說這戶人家的祖先在庭院種了三棵槐樹,以期勉子孫
能坐到當時宰相才能坐的槐木椅。後來子孫果然有人成為宰相,所以設立這堂號光耀門楣
這半邊井是三槐挺秀這戶人家所設立的,一邊的井供自宅使用,另一邊供無錢鑿井的人
家使用,由這可看出當時鄰里間慷慨助人的濃厚人情味!
松下齋現為木雕大師李松林紀念館,展示李松林及其子李秉圭的作品。
看不見桂花的桂花巷,只有淒美的故事在巷弄間流傳!
桂花巷內的古樸窗櫺相當漂亮!
走過深深的幽巷,遙想桂花當年倚門等待的身影.........
松林居是木雕大師李松林的故居。
在老街除了懷舊文物外,也有販售一些手工藝品。
這裡雖不是妖怪村,但也有一家妖怪郵便局。
這是近年將原舊日式宿舍整修後設置的桂花巷藝術村。
這藝術村提供給藝術家做為表演場地及工作坊。
進駐的藝術家包括木雕、木細作、傳統女紅、獅頭、紙雕工藝及佛像雕刻等等.......
這裡不定期會舉辦工藝體驗活動,只可惜我停留時間有限無法參加!
回程時看見這戶人家的甕牆,忍不住拍下它的姿態,以彌補未能看見和興派出所前那
面美麗甕牆的缺憾!
經過一個多小時的走馬看花,我深深地覺得鹿港的美不在大街上,而是在巷弄間,下次
我一定會再找時間來好好品味及挖掘!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