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G_7043.jpg  

昭和13年(西元1938年)日人將菸草引進台灣,但栽種菸草需要大量人力,於是人口充足集中的客家庄便成為台灣菸草主要產區。由於種菸草的利潤比種稻高出許多,因此引進後美濃人廣為種植以賺取子女的教育經費。

依《美濃鎮誌》記載,在民國65年菸業鼎盛時期全鎮的可耕地用來種菸草的面積就廣達6成約有4千多公頃,當時聳立在美濃的菸樓就將近有2千座。

 

IMG_7047.jpg  

美濃的菸樓是仿日本的大板式菸樓,其最大的特徵是在屋脊上再加蓋一層太子樓式的小閣樓。這上層小閣樓主要功能是增加可堆放菸葉空間,並由天窗調節溫度、通風及散熱,下層則為工作間、烘培室、爐灶和成品儲存室等。

菸樓的牆壁一般皆以土磚砌成亦有用紅磚砌成,但用土磚砌的保溫性會比紅磚砌成的好,所以大部份的菸樓都以土磚砌成,這也就是為什麼菸樓無法長期保留及消失那麼快的原因。

 

IMG_7046.jpg  

在烤菸室的屋頂上設有數個排氣窗俗稱天窗,而在下層側面也設有排氣孔俗稱地窗,透過熱空氣上升的原理使冷空氣由地窗進入而熱空氣由天窗排出,並使菸葉的水份亦一併跟著一起排出。

烤菸葉時將菸葉掛在垂直聯架上,藉由烤爐的鐵管導入熱氣,每天加熱使溫度上升3~5度,需連續加熱7~8天讓溫度上勝至72度左右,等菸葉由翠綠轉為金黃色即薰烤完成。

農民種植菸草需先向公賣局取得牌照,種菸的條件是至少要有6分地及3份人力以上才能申請,由於菸田收益遠高於稻作所以種菸的牌照很搶手。近年來因開放洋菸進口及加入WTO影響,公賣局陸續收回牌照,現美濃種菸的面積也逐漸減少,再加上現薰烤菸葉已改用電子式烤箱,使得美濃的煙樓也慢慢走入歷史。偶爾出現在巷弄或田野路邊的破舊廢棄菸樓,向路人展示的也正是美濃歷經一甲子的悠悠菸業史!

 

IMG_7044.jpg  

這是傅家菸樓內部上層的空間,雖整修過不過走在上頭木板不時會發出聲響感覺不是很安全

 

IMG_7045.jpg  

傅家菸樓後門的小巷。

 

IMG_6903.jpg  

美濃巷弄間破舊的廢棄菸樓,也正是菸業沒落的寫照。

 

IMG_7050.jpg  

IMG_7049.jpg  

美濃客家文物館仿菸樓的建築。

 

IMG_6870.jpg  

談到美濃的菸業就不能不介紹曾是美濃菸草大王的林春雨。在永安路上的這座林春雨門樓和裡面的林家祖堂,初見它的人一定會認為和一般的客家祖堂並無異處,也很難將這破舊的房舍與大戶人家聯想在一起。但如仔細探究卻可發現這座面積1500坪的老宅不但內藏乾坤,更包藏了菸草大王林春雨的一生傳奇故事!

這座外觀不耀眼卻有幾許滄桑的門樓在1995年美濃都市計畫時原本要拆除,但在林家子孫和當地人士力爭下才得以保留,最後竟成了美濃重要的觀光景點!

 

IMG_6480.jpg  

我來拍照時正好遇見當地文史工作者帶人來參觀,因此我也跟著旁聽了一堂文史課,現就把我聽到的菸草大王林春雨的軼事跟大家分享!

林春雨天資聰穎早年從事會計工作,在西元1935年也就是45歲那年才開始種植菸草。他娶了兩房妻子共生了10個兒子7個女兒,其中大女兒是由鄰家過繼過來的,由於家中人手充足正好滿足了種菸所需繁多的人力。

他在1945年台灣光復後申請許多河床地種菸草,因年年豐收,土地一甲甲買進菸樓一棟棟蓋,在巔峰期曾擁有20甲土地(一甲地是9699.17平方公尺大,即一甲地大約是長98公尺寬98公尺這樣大小的一塊地)其中種菸草的土地就廣達18甲,並擁有菸樓10 棟另有房屋百間,成為當時美濃的首富。

 

IMG_6878.jpg  

為使家業不墜林春雨對祖堂的設計相當考究,林家祖堂外層牆身立面由三層不同材質建成,這其中蘊含深遠寓意。最上層為白色石灰代表上一代「白頭偕老」,中層為紅磚代表年輕一代為「中流砥柱」,下層為卵石鋪建象徵「子孫綿延」。

 

IMG_6483.jpg  

正門兩側的窗櫺聯左側的「清風」是期勉家中男子要清廉,做為後代子孫的風範。右側的「明月」是惕厲家中女子唯有明媒正娶才能花好月圓。聽完老師的講解我才知道原來「清風、明月」這看似簡單的字句竟還有如此深遠的涵意!

 

IMG_6875.jpg  

雖為豪門大院,但林家的子女住在祖堂旁各獨立空間,無論子女多寡都只分配到約8~9坪大的廂房。不過各房的子女只要就讀國中一年級,就會被分到與年齡相近的堂兄弟或堂姐妹合住一間。因這些年齡相仿的孩子長期同住一起,無論在課業或工作表現上無形中也會形成一種良性競爭,而且感情也特別深厚。

 

IMG_6473.jpg  

以《勤儉刻苦》為教育圭臬的林春雨只給子孫兩種選擇,即讀書或下田。他鼓勵子孫讀書,但為節省龐大的教育經費,所以規定除非能考上雄中或雄女等一流學校才准就讀,否則便鼓勵他們去讀公費的師專,因此林家子孫在教育界服務的人多達數十人。

 

IMG_6472.jpg  

為了讓子孫從小養成勞動的習慣,林春雨要求每個子孫無論成積好壞都要學會耕田或做莊稼工作,以示公平,農忙時期任何人都得參與,包括考試前一天晚上都得下田。

 

IMG_6471.jpg  

薰菸葉期間林家大小更是全體動員,就讀國中國小的孫子女早上五點起床,先將前一晚薰好的菸葉拿出來擺好,全部做完吃完早餐才能上學。傍晚下課後滿載菸葉的鐵牛車停放門前,也得幫忙全部卸下後大家才能一起吃飯。即使在外地讀專科或大學,在寒暑假返家,工人不夠時林家子孫還是得去頂「空缺」。

 

IMG_6486.jpg  

人丁興旺的林家每晚開飯像辦桌一樣,至少要開七桌,其中永安路的本堂五桌,在中興路上的中壇二桌,坐不下時年紀較輕的孫子輩就會找廊屋周邊的石階席地用餐。因此嫁入林家的媳婦除非在外上班,否則都要先學會用大鍋灶炊食的本事!

在祖堂後的廚房還遺留有當年使用的大鐵鍋,我有試拿了一下真的非常厚重,我真的很佩服當年這些用這大鍋烹食的女仕們 

 

IMG_6879.jpg  

在老年時林春雨雖還保持一流的金頭腦,但是應子孫的請求分家只得讓他們各立門戶。後來又有些子孫因居住空間老舊及不足陸續從老宅搬出去,他則和四個兒子守著偌大的宅院直到96歲仙逝。

林家祖堂的正廳內跟一般客家祖堂一樣,上方是祖先牌位供桌下則是土地龍神。

 

IMG_6880.jpg  

IMG_6881.jpg  

祖堂兩側牆上掛著林春雨先生的照片及行善所獲得的獎狀。

 

IMG_6475.jpg  

IMG_6476.jpg  

祖堂後方的禾埕上曬著蘿蔔乾,這後方一些比較新的房舍還住有林家子孫。

 

IMG_6485.jpg  

IMG_6872.jpg  

空蕩的房舍只遺留一些桌椅訴說曾有過的繁華!

 

IMG_6478.jpg  

牆上的時鐘仍在滴答往前,記錄著時間的流逝!

 

IMG_6882.jpg  

後方兩側的廂房早已人去樓空淹沒在荒煙蔓草間!

 

IMG_6885.jpg  

林春雨先生已仙逝多年,林家子孫也大都從老宅搬出自立門戶,遺留的這棟老宅亦經不起歲月的摧殘而日益殘破。站在寂靜的廊屋裏已感受不到昔日人聲鼎沸、車水馬龍的熱鬧景象,只剩下廢棄在舊廚房角落的大鍋灶,向來往的過客低訴菸草大王的軼事..................

 

延伸閱讀

美濃民俗文化村。菸田。野蓮

美濃開庄第一街------永安路 

美濃窯 o 花海 

美濃走春。 李家傘 。 菸樓陶藝 

 


arrow
arrow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sun 的頭像
    sun

    sun的生活記事本

    su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1)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