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洋堂除展出大型精緻的公仔外,另他們推出的小型轉蛋及食玩公仔也相當令人驚豔,且因價格相對較低,相當
受到一般消費者的喜愛。所謂的食玩指的是流通於便利商店及超市附在食品上的玩具,而現多單指附贈的公仔。
海洋堂推出的第一款食玩是在1999年9月發售的巧克力蛋系列,而附在巧克力蛋殼裡的則是動物公仔,這在當時
以人型角色為主的食玩中可說是一件相當大膽危險的事,但因動物公仔的造型和美麗的色彩,卻在成人中形成了
一股收藏風潮。
因製作GK模型累積下來的造型力和表現力,使海洋堂在往後的10餘年間也陸續推出了恐龍、妖怪、戰車、人型
及動物等不侷限在既有角色的食玩。就連至今尚未被立體商品化的主題公仔,也接二連三地被推出,因此而誕生
的公仔,不僅有食玩、便利商店的飲料促銷或雜誌贈品,更進而發展出轉蛋之類的商品。這些小型公仔被以各式
各樣的方式販售,數量高達了3000多種,這部份的創作也是最多元的,因種類實在太多了,只能向大家分享一
小部份。
雖然是小型的食玩公仔,但設計和製作可一點都不馬虎,並力求接近實體。這些是原創造型師的模型設計草圖。
完成後與原設計圖相似度很高的公仔創作。
現場有展示這些食玩製作的過程。
這是步驟一原型製作:
使用使用石粉黏土或樹脂黏土之類的造型黏土製作原型,並用雕刻工具雕刻細部,最後再加熱固化。
步驟二矽橡膠造型的制作:
有了原型,為了大量複製,會先將原型分割成數個零件,並用這些分割的原型零件製作零件的矽膠原型。
步驟三灌入合成樹脂:
在完成的零件矽膠原型裡灌入合成樹脂,製作複製品。
步驟四成型:
複製的零件被送到海外工廠製作金屬模具,在這過程會加入組合時所需的溝線,等金屬模具完成後會灌ABS樹脂
試模,試模時發現有問題的零件會送回原廠修正,等修正完後再由海外工廠依修正後的報告對金屬模具進行加工
調整,完成後再試模。在金屬模具完成前,會一直反覆進行好幾次這樣的步驟,等金屬模具完全沒問題後,就可
開始複製公仔各部份的零件。
部驟五塗裝:
此步驟會先將公仔各部位複製的零件組合起來後再上色,上色現都在中國的工廠進行,上色是由數位工作人員每人
負責一項流程,以生產線作業方式完成上色。由照片中一隻恐龍上色的步驟,就可知上色過程的繁複及所需的龐大
人力!
步驟六上架販售:
完成塗裝的公仔模型將再次解體裝袋,然後送回日本,在日本國內裝附在零食、飲料或書刊上,再送到商店販售。
博物館系列食玩公仔。
就連國外大英博物館的珍藏,也做成食玩公仔。
不同年代製作的古代生物公仔。
地區的特殊動物及天然紀念物,也有出小型公仔。
我很好奇這種贈品要附在什麼物品上?難道是沐浴劑?
日本藝術家村上隆與海洋堂合作推出的食玩公仔。
村上隆的食玩公仔作品。
就連空姐的制服收藏都有,真的是太多元了!
這我就認識了,這是不良兒童「蠟筆小新」!
依不同卡通漫畫家作品,所衍生的公仔。
小時候看過的小獅王卡通公仔。
兒子和女兒小時候看的卡通「神奇寶貝」裡的對戰怪物公仔。
魯魯咪公仔。
柯南的公仔。
新世紀福音戰士轉蛋公仔。
北斗神拳電影版的公仔。
三國誌人物的小型公仔,就算小仍製作的相當精細呢!
就連慕夏的畫都能立體化製作成公仔,真的是令人嘆為觀止!
這些小型食玩或轉蛋商品的製作已不限於日本元素,也融入相當多的不同國家元素,相當的多元化呢!
這是出口販賣區的一隅,這是一個展示櫃,展示販賣區內一些公仔或食玩組合後的樣貌。老婆早早就看完展出來在
此等候,當她看見一大群年輕人在搶購轉蛋商品時,這家庭煮婦搶買東西的老習慣又犯了,他也跟著買了二個轉蛋
公仔,我出來問她買了什麼公仔,她說她也不認識,只知道大家買她也跟著買
這是老婆買的轉蛋公仔拼完後的模樣,我覺得這海洋堂日版的公仔塗裝的還蠻漂亮的,我之前有買超商代理版的
海賊王公仔,塗裝就差強人意呢!
看完這展覽,我覺得日本人能將人們眼中普通的玩偶公仔,發展的如同藝術品一樣的精緻,這種追求極致的精神
真的值得我們學習。只要有理想有創意,就像海洋堂一樣,連玩模型都能玩出屬於自己的一片天!
留言列表